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第三届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在青岛召开



本站讯】2023916-17日,“第三届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本次论坛在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编辑部指导下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beat365承办,《对外传播》《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上海翻译》《外语研究》《解放军beat365学报》《当代外语研究》《北京第二beat365学报》《翻译界》编辑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协办。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中国翻译研究院秘书长、《中国翻译》主编杨平,《解放军beat365学报》主编陈勇教授,《当代外语研究》副主编杨明明教授,beat365党委书记许玲玲,beat365院长于国栋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第二beat365等90余所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180余位翻译学、语言学、传播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与会。

一、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兼中国外文局沙博理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研究基地主任任东升主持。



中国海洋大学任东升教授主持开幕式


beat365院长于国栋教授代表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beat365发展状况和翻译学科建设情况。



beat365院长于国栋教授致辞


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指出构建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国家翻译机制需要顶层设计、社会支持,关键是组织起一支跨语种、跨专业、跨区域的强大国家翻译队伍,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讲给世界,认为本次论坛的召开具有强烈现实意义。



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致辞


《解放军beat365学报》主编陈勇教授代表协办方致辞,他全面总结了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的学术贡献,指出本次论坛的召开有助于进一步廓清国家翻译实践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方面的基本问题,推动国家翻译实践研究向“国家翻译学”迈进,同时表示《解放军beat365学报》将一如既往为国家翻译实践研究和国家翻译学学科建设提供可靠的学术平台和发表阵地。



《解放军beat365学报》主编陈勇教授致辞

二、主旨发言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发言的题目是“翻译强,则国家强——谈谈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背景下的翻译高质量发展”。黄友义副院长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对外翻译,需要建立满足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需求的国家翻译队伍。黄友义副院长举例从政治素质、知识结构、语言能力和思维模式四个方面探讨对对外翻译人才队伍的基本要求,并强调高层次翻译人才培养和国家翻译队伍建设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多方共同发力,以外宣为重点,引导外语学科服务国家大局。



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


《中国翻译》主编杨平发言的题目是“国家翻译实践视域下的语言服务标准化建设:探索与思考”。杨平主编基于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多年来所承担的党和国家国际传播重大翻译任务,以及在此过程中推动翻译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实践探索,提出对国家语言服务标准化建设的认识和思考。杨平主编认为,以国家翻译实践为主导的语言服务标准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应从宏观顶层设计、中观政策指导和微观实践操作层面进行系统架构。



《中国翻译》主编杨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国家翻译‘行为’论”。黄忠廉教授认为,翻译的切分可采用国家主导性标准,一旦确定其国家性,则可以明确其各层各种研究对象。众多对象之根本依然是作为翻译特殊行为的国家翻译行为,这是国家翻译学研究的本体,也是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的落脚点与立足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


深圳大学蔡新乐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大一统’:中国译史研究的一个课题初论”。蔡新乐教授依“大一统”观念解释先秦和汉时的“重译”活动,从中窥探世人“之中”并以之为“家”的仁爱归往之求,认为“大一统”可用于揭示历史上中国译事“之中”的作用和意义,对佛经传入之前中国没有译论的成说有所突破。



深圳大学蔡新乐教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蓝红军教授发言的题目是“新时代中国译学的理论品格——以对翻译的国家性之探索为例”。蓝红军教授结合译学目的和理论的一般特征,讨论翻译理论的品格要求,从批判性、实践性、思想性、学理性等四个方面对“翻译的国家性”理论探索展开分析,辨析当下中国译学理论存在的问题和底层逻辑,并探寻未来发展之启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蓝红军教授


苏州大学陈大亮教授发言的题目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的‘三易’原则”。陈大亮教授举例从“译即易”视角探讨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的三个特点,进而提出简易、变易、不易三位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易”翻译理论。



苏州大学陈大亮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赵秋荣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国家翻译实践视角下罗慕士自我重译《三国演义》的句法复杂度研究”。赵秋荣教授对罗慕士《三国演义》初译本和自我重译本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译者从市场化译者到制度化译者的身份转型,使其自我重译本相较于初译本在句法复杂度层面更为优化。



北京科技大学赵秋荣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韩子满教授发言的题目是“术语外译的国家翻译与学者翻译”。韩子满教授以“总体国家安全观”英译为例,分析了中国特色话语外译的国家翻译和学者翻译在术语翻译层面存在的差异,指出两种翻译之间应进行充分借鉴与沟通,既发挥国家翻译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又保持学者翻译的学术性和严谨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韩子满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覃江华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学术救国与文化强国:陈望道的知识翻译实践与理论”。覃江华教授通过分析陈望道的知识翻译实践及其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翻译理论,勾勒出其学术救国与文化强国的翻译活动主线,指出其知识翻译是思想启蒙与现实行动、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既有历史价值,也有当代意义。



华中农业大学覃江华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耿强教授发言的题目是“作为社会主义翻译话语的国家翻译实践”。耿强教授对社会主义翻译话语谱系进行梳理,指出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和1942年的《讲话》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翻译话语的滥觞,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社会主义翻译话语的语境下思考翻译、从事实践,国家翻译实践具有社会主义翻译话语的特征和内涵。



上海外国语大学耿强教授


湖南科技大学张景华教授发言的题目是“清末民初中西学战思潮与译名之争”。张景华教授聚焦清末民初中西“学战”思潮影响下音译与义译的译名之争,指出术语翻译承载着中国语文改革、教育普及、民族认同和学术近代化等“学战”重任,为树立中国语文的文化自信以及构建中国自主学术话语体系提供借鉴。



湖南科技大学张景华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夏登山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平行史料与国家翻译的意识形态建构”。夏登山教授认为,平行史料之间的异同体现了史料编纂者的历史观和翻译意识形态,为甄别史料的真伪和价值提供线索。夏登山教授对《明史》与14部《明实录》中的翻译史料进行量化考察,从平行史料视角梳理明代正史书写中的文化中心观和翻译意识形态。



北京外国语大学夏登山教授


大连外国语大学王少爽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国家术语服务基础设施:理念、经验与设想”。王少爽教授指出,术语是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术语服务是语言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王少爽教授对国家术语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经验与设想进行阐释,为推动建设功能完备、资源丰富的国家级术语服务基础设施,提升国家术语能力提供借鉴。



大连外国语大学王少爽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焦丹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国家翻译实践中的地方文化认知”。焦丹教授对地方文化认知概念及其与国家翻译实践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阐释,举例分析译者主体和受众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从认知视角增强地方文化在国家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力提供指导。



首都师范大学焦丹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任东升教授发言的题目是“超国家翻译实践初探”。任东升教授以国家间的缔约翻译实践与超国家共同体的翻译实践为例,探讨以超国家共同体名义,为维护共同体利益、实现共同体目标、贯彻共同体观念,在共同体内部或外部实施的具有超国家、超语言、超利益三重属性的“超国家翻译实践”现象,进一步丰富了国家翻译的内涵。



中国海洋大学任东升教授


   三、分论坛掠影

大会设“翻译与国家治理”“翻译与对外政治话语实践”“翻译与对外文化话语实践”和“中国特色翻译理论话语研究及其他”四个分论坛,共收到参会论文近百篇。会议期间,8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宣读论文,从不同视角充分探讨交流国家翻译实践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关系论等方面的问题,拓展了国家翻译理论,深化了国家翻译思想。

在第一分论坛中,西南大学罗天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韩淑芹教授、河北科技大学崔丽教授、安徽科技学院张瑞娥教授、湖南工业大学刘红华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邓科老师、中国海洋大学高玉霞老师、云南师范大学杨言老师等10位教师及6位研究生,共计16位发言人以“超国家翻译实践视角下的联合国维和行动翻译”“国家与地方的翻译实践互动——以洋务运动时期官办译馆为例”以及“国家翻译实践视域下的晚清农业翻译与语言服务研究”等为题进行了精彩发言。该分论坛由湖南工业大学刘红华副教授主持,西南大学罗天教授担任点评专家。



第一分论坛


在第二分论坛中,华北电力大学高宵教授、上海华之译信息科技公司曹清清总经理、中国民航大学陈双双老师、昆明理工大学马倩副教授、中原工学院刘卫红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吕亚菲老师等9位教师、翻译从业人员及6位研究生,共计15位发言人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教学知识库建构”“信息技术赋能对外话语研究的创新思路初探”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东南亚五国媒体中的多语种报道情况研究”等为题进行了精彩发言。该分论坛由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周忠良主持,华北电力大学高宵教授担任点评专家。



第二分论坛


在第三分论坛中,东北师范大学金胜昔教授、广州大学倪秀华副教授、长沙理工大学李颖副教授、德州学院崔静静副教授、河南工业大学郭崇副教授及6位研究生,共计11位发言人以“国家翻译学视域下东北红色文化的翻译与传播”“中国文学史英译探究:从‘中国基本知识丛书’到‘博睿中国人文丛书’”以及“明清人情小说西行之价值嬗变——对英译本出版传播情况的考察”等为题进行了精彩发言。该分论坛由广州大学倪秀华副教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金胜昔教授担任点评专家。



第三分论坛


在第四分论坛中,厦门大学纪玉华教授、海南大学毕宙嫔教授、长沙理工大学谭莲香副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翟全伟副教授、怀化学院贺桂华副教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胡艳副教授、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孙雨菡老师及3位研究生,共计10位发言人以“新时代民间外交新探:翻译中华经典歌曲和戏剧以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澳大利亚诗歌Bullocky汉译的民族身份建构”以及“《林海雪原》沙博理英译本风景叙事审美再现研究”等为题进行了精彩发言。该分论坛由海南大学毕宙嫔教授主持,厦门大学纪玉华教授担任点评专家。



第四分论坛


本次论坛还开设“主编与青年学者面对面”特色论坛,《中国翻译》杨平主编、《解放军beat365学报》陈勇主编、《当代外语研究》杨明明副主编、《北京第二beat365学报》周长银主编、《翻译界》孙三军主编莅临论坛,与青年学者和硕博研究生就论文撰写、投稿、发表事宜进行了热烈充分的交流。



   四、闭幕式

论坛闭幕式由中国海洋大学任东升教授主持,全国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赵军峰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北京第二beat365学报》主编周长银教授出席。

赵军峰教授致闭幕辞,指出围绕如何构建新时代迫切需求的国家翻译机制、服务构建国家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战略需求,论坛主旨发言专家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真知灼见,令与会人员共享思想盛宴。黄忠廉教授对本届论坛的各支持单位表示感谢,充分肯定了本届论坛所取得的丰硕学术成果。周长银教授祝贺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并鼓励青年学子投身科研,关注国家翻译研究新动向。最后,任东升教授向参会专家学者以及参与论坛组织工作的师生们表示诚挚感谢!



闭幕式


本次论坛以回应翻译研究的国家社会外部需求为导向,围绕“新形势下国家翻译实践与国家对外话语传播”主题,探讨了从“翻译世界”转向“翻译中国”新形势下建构国家翻译研究知识体系的方法和路径,深化了“国家翻译”学术共同体共识,对丰富国家翻译学学科内涵、建构国家对外话语体系、提升国家翻译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即将开启的翻译专业博士教育提供参鉴价值。



论坛合影


通讯员:韩淑芹 高玉霞 王子涵

摄影:杨靖鲲 张杰 滕梦瑶

审定:任东升